疫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吗?
一些有听力损失的人又经历了什么?
因为疫情,我们不得不改变或者取消常规的听力检查及预约。
因为疫情,我们不得不都戴上了口罩,看不到唇读,也听不清对方说话。
因为疫情,我们不得不关在家里,哪怕助听器坏了,也无能为力。
更何况病毒本身,还可能会影响到听力或诱发耳鸣。
就只是这些了吗?
对老年人群影响更甚
多少打工族因为疫情没办法回家看望,留守在家的长辈或独居老人比比皆是。他们很多人因为听力问题,接不了电话,听不清子女、孙子孙女的关切和问候。甚至,他们因为长期足不出户,孤独、焦虑、抑郁接踵而来。
或许我们已经知道:听力损失可能会导致抑郁或孤独。可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他们聆听电话非常困难。由于电话声音失真和延迟,哪怕使用视频形式通话,对他们来说,依然是极大的挑战。
过去的研究表明,听力损失人群患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风险更大。这种风险增加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和心理、社会因素间接相关。例如,听损人群更有可能感到孤立和孤独,这可能会使他们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
这不是危言耸听
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听力困难与孤独、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为了更详细地探索这一点,索诺瓦旗下峰力的研究人士参与到专家团队中,于2020年5月启动了一项在线研究。
他们给70岁及以上的志愿者做了一份问卷,其中包括与听力损失、社交水平、孤独、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相关问题。他们关注问卷中的分数,与自我报告听力困难者相互比较,以及根据听力水平的不同,识别其之间差异。除此之外,他们要求志愿者12周后再次填写问卷,以此确定在疫情持续状况下,其结果相比之前是否有扩大的可能。这个研究还让参与者详细描述,他们在封控期间经历的任何个人正面因素、负面因素和面临的挑战。
研究初步分析表明,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听力困难与孤独、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此外,在封控过程中,听力障碍程度越重的人,报告记忆力差的几率更高。专家团队仍在探索,确认是否会产生长期影响。
我们该怎么做?
既然听力障碍对老年人的影响很大,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保持他们听力健康呢?
建议老年人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饮食均衡营养。
当老年人自我感知听力障碍突然加重,伴随着耳鸣、眩晕,甚至出现了头痛、耳痛、闷塞等情况,应尽早去医院治疗,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老人的安全。老年人听力下降后,其感知能力及大脑接收信息也会随之下降,可能会引起反应迟钝,避险能力下降,应加以防范。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子女或邻里之间建立联系,多关怀多照顾,尽可能靠近讲话、语速慢一些,音量高一些,可增加手势辅助。
除此之外,佩戴助听器,也有利于整体(生理、心理)健康。研究发现,佩戴助听器可将患艾尔兹海默症的风险降低18%,患焦虑症或抑郁症的风险降低11%,与跌倒相关的风险降低13%。
疫情期间有些老人出门不便,听力中心离家又比较远,而老人的听声问题又急需解决,此时远程听力服务变得十分重要,即使居家隔离,也可以享受到专业的调试服务。峰力的远程调试功能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它通过与验配师的实时通话,以及专门的软件进行音量、程序的设置与切换等远程调试。另外,听力中心还可以远程添加“口罩程序”,助力他们听得更好。
基于此,健康的听力能让老年人仍然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去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总之,疫情下的听障老年群体更值得我们去关爱、共情与陪伴,这样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愿所有老人们都能安享晚年,让我们一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朱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