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 今年11月,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厦门市被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是城市文明程度、民生关怀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内城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最高荣誉。
厦门的荣耀,是福建食安深改“十大攻坚行动”的压轴大戏——深化“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标志性的成果。近年来,福建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验收工作;遴选、申报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深入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
厦门经验在哪里?在于一颗青菜,一个标准,一种模式!
在国务院食安办评审中反馈的信息称,厦门市创建工作全面扎实、亮点颇多,特别是智慧监管、供厦标准体系建设、社会共治等多项创新做法走在全国前列,综合成绩优异。
从一棵青菜抓起
智慧监管 “菜篮子”源头可溯
能否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关系到每个市民的“菜篮子”“餐盘子”的安全。
厦门市早在2005年,就率先全国开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成了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统一平台。“一品一码”追溯系统已将10.81万余家经营主体的55.49万种食品纳入管理,生产经营者累计备案台账超过4.3亿笔,追溯覆盖面超过90%,预包装食品追溯数据量居全省首位,去年底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十大“智慧监管”举措。
以“一品一码”应用为基础,率先在全国实行进口冷链食品“一口申报、一码通行、一网追溯”制度,率先在全省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实行批批检测、件件消毒,最大限度阻断疫情“由物传人”风险。
全市公立学校、医院、养老院食堂以及重点酒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共655家单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版“雪亮厨房”建设。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0%,居全省首位。
从一个标准抓起
供厦标准 806项指标严于国标
厦门8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从外地输入,食品安全输入性问题一直是影响“舌尖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源头食品安全,2020年,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供厦食品评定规范》以及《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使用办法》两项制度。目前,厦门已发布55个供厦标准,累计806项指标严于国标。全市已有35家企业312种产品通过“鹭品”评定,其中米、面、油、肉、蛋、水产品等与市民膳食关系密切的占比超过80%。
从一种模式抓起
社会共治 连续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厦门积极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从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单向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社会共治转变。近四年来,“食安斗阵行”活动、农村集体聚餐、“小饭桌”共治模式、激活共治力量锻造“食安卫士”品牌等连续入选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十大优秀案例。
厦门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近两年,福建省食安委对各设区市食品安全年度考核中,厦门综合排名均位列A级;2020年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为98.6%,省对厦门开展的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为91.6%。
食安创城
榕莆漳泉 取得阶段性成效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厦门先行一步,福建省其他设区市情况如何?2022年12月13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食品安全总监张剑平在全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题培训班上表示,福州市、莆田市、漳州市、泉州市正在创建中。“各创建城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对标创建标准,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监管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构建了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社会共治的创建格局。”
据介绍,近年来福州市在福建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均位列A级。全省“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学习交流现场会和全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治理工作现场会、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先后在福州市召开。在全国率先推行网络餐饮行业“吹哨人”制度,首创“网络餐饮e治理”工作模式,实施举报人“不露面”兑奖,打通订餐平台、入驻平台商户、监管部门三方信息化治理通道,推动食安社会共治。网络餐饮e治理工作获评2019年度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十大案例、全国餐饮安全治理十大创新举措首位。
莆田市在全国率先试行食品药品“九证合一”审批改革,在全省率先试行食品药品“证照同办”审批改革,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将食品安全监管融入综治网格管理,科学定格、定人、定责、定标,实现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的高效化、精准化。建立智慧监管平台,全市学校食堂和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全部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实现“可识别、可搜寻、可抓拍、可感测、可远程、可预警”监管体系。群众满意度由创建初期的70.4%提高到现在的81.06%。
漳州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由市委书记挂帅,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六大体系”、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创建工作开展一年多来,漳州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群众食品安全满意率逐年提升,在省对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A级,食品安全满意率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
农安县创建
要让农产品有价值、卖得好
“双安双创”的另一大板块,福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也有不俗战果。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介绍,近年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国家农安县创建成效不断凸显。各农安县政府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当地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各地着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先行区、试验田。尤溪县创新推进智慧网格化监管,相关工作经验得到部监管司充分肯定;仙游县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全省实施农安信用监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表示,国家农安县是金字招牌,是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排头兵、先行者。各地要珍惜这块招牌,努力把这块招牌“擦亮”、“挂高”,让国家农安县看得见、叫得响,让当地农产品有价值、卖得好。(何金月 范荣生)
下一篇 寒冬里的温暖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