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都市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权威解读证监会周日大招!A股周一见

专题:周末重磅!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证监会1月28日消息,沪深交易所、中证金融当日发布业务通知,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施行,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施行。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是证监会经过充分论证评估后采取的举措。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融券规则调整重点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限售股出借等问题,进一步健全了融资融券制度,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采取两项针对性措施

据介绍,此次主要采取两项针对性措施收紧转融券机制。

措施一,即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更好地稳定投资者预期。2023年10月,证监会取消高管及核心员工战投出借,限制其他战投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新规实施以来,战投出借余额降幅近四成,取得良好效果。

有头部券商人士认为,为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评估论证,决定阶段性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更好地稳定投资者预期,严防通过限售股出借变相违规减持等行为。

措施二,即降低转融券效率,适当制约机构运用工具的优势。此前,投资者使用约定申报出借,出借的证券盘中可以实时到达证券公司,供融券投资者实时卖出,本次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可降低融券效率。特别是,前一日的出借信息通过交易所和中证金融网站公开,次一日起才可以用于融券,给投资者更充足的时间消化市场信息,有利于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在上述人士看来,转融券业务自2013年试点运行10余年来稳步发展,特别是配合注册制改革,推出了市场化转融券约定申报,允许交易双方自主协商出借期限、费率和数量,借入的证券实时可用,这一机制在丰富券源供给、促进价格发现、平抑市场波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的落地,继前期调整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限制高管战投出借后,此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并降低融券效率,有利于发挥融资融券的功能,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充分体现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业内人士普遍感受到,此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

刚刚结束的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监管理念。

“此次融券规则调整重点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限售股出借等问题,进一步健全了融资融券制度。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券商人士说。

此外,在监管部门发声之后,融券规则优化调整随即出台,也体现了当前“稳市场、稳信心”突出加快落实、争取尽早见效的信号。

“此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是积极迅速落实国常会、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等的重要体现,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值得点赞,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本周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本周三,证监会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本周五,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上述券商人士说。

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已近四成

2023年10月,证监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并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记者了解到,该项新规实施以来,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近四成,取得良好效果。

在总结前期优化融券机制安排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此次证监会优化融券机制,主要体现以下监管意图:

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约机构在信息、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给投资者更充足的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突出从严监管,阶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同时坚决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据悉,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强化监管,把制度的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总结评估运行效果,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上海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张千千、王辰阳/新华每日电讯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大卖,在国内乘用车销量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然而,给爱车上保险的问题让不少新能源车主感到头疼。一边是车主保费高,一边是险企承保亏,这样的两难局面如何破题?“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保费高、投[全文]
    2024-12-26 02:46
  • 大模型这一年有哪些关键词?从不同的从业者那里,第一财经记者收到的回答包括视频模型Sora、推理模型GPT-o1,年中的Token(词元)价格战,以及百花齐放的落地。2023年,枫清科技(Fabarta)在寻找场景落地,但创始人高雪峰的感受是[全文]
    2024-12-12 02:02
  • 中新经纬12月10日电 (周奕航)近日,多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5%,引起市场关注。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近期同业存款利率下调,货币基金配置存款的收益被削弱,是导致货基整体收益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建议投资者近期关注[全文]
    2024-12-11 02:03
  • 专题:火线解读!机构如何看待12.9中央政治局会议 来源:资本时差文|时晨晨今天太戏剧性了,非常罕见了。盘中A股低迷,盘后A50和港股暴涨。本来市场认为,今天的会议推迟了,失望情绪都蔓延至市场上了,盘后竟然打脸[全文]
    2024-12-10 02:4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上海都市新闻网 sh.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