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都市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竞逐「天空之城」,成都靠什么出圈?

来源:36氪

低空经济,一场城市竞赛。低空经济,一场城市竞赛。

阿至

100年前,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先后在底特律诞生。跟着他们一起出现的,除了外来的竞争对手,还有大量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革命改变了底特律的命运,让这个工业城市取代欧洲,在20世纪中叶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工业中心”。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每一轮交通革命都会带来城市的崛起。

但底特律的结局又单独补充了一条经验:城市想要保持繁荣,只抓住一次变革大概率不够。

反观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几十年,交通变革也拉动了许多城市的发展,比如轮船港口之于上海,高铁之于郑州,航空工业之于成都。

这些城市的发展几乎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但又在此之上深入不同领域,各自攻关,为新产业的落地打开通路。

低空经济,可能就是今年被赋予最多期待的新领域。它的发展包含“天地人机”四个关键要素,简单来说,就是开放的空域、地上的基础设施、专业的人才和产业链的配套。

这四项关键要素放眼西南,聚焦成都,几乎条条可循。

西南地区是军工和航空产业的集聚地,而成都作为“西三角经济圈”核心发达城市之一,过去一直是全国重要的航空工业中心。

这意味着,至少在“飞上天”这件事上,成都既有制造的基础,又有基建的配套。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加码科技建设,高新技术攻坚成为国内科学界的头等大事,以“611所”为代表的航空科研机构在成都发展迅速,大量人才汇聚于此,搞技术、做项目, 很多今天低空经济领域打头阵的创业者,其实都出自成都这些科研院所。

支撑一个万亿级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都已具备,这不仅让成都再一次抓住了城市产业变革的机会,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土壤。

尽管今天低空经济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非共识的部分,但几乎所有创业者都认同的是,未来的企业竞争,并非公司之间的排位赛,而是一个生态与另一个生态的竞争。

在这场围绕低空经济所展开的城市竞赛中,创业者都想紧抓政策红利期,融入产业生态,但想要真正参与到产业链条的机会分配并非易事。

为了帮助低空经济领域的创业企业进一步了解区域优势、融入产业合作,链接落地机会,10月24日,“36氪产业带计划”的第九站来到了成都高新区,这一站我们与联想合作,携20余家优质企业来到产业一线,实地参访沃飞长空、纵横股份,围绕产品技术、业务发展、产业政策和企业间生态合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产业现场

沃飞长空,在西南中心城起飞

自2023年6月官宣完成超亿元的首次市场化融资,短短一年时间,沃飞长空先后拿下三轮融资。这个专注研发低空载人航空器的明星企业,不仅是一级市场的热门标的,也是当下成都招引优质低空产业项目落地的有力标签。

今年5月,沃飞长空全球总部正式落地成都高新区,生产制造基地正在同步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40-50架eVTOL。

6月,沃飞长空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战略级产品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适航技术验证机,顺利完成了全倾转过渡飞行相关科目的首次对外公开展示,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

1:4等比例缩小的AE200模型机

目前eVTOL领域主要有3种技术路线,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三者的研发难度依次递增。

所谓倾转旋翼,简单来说就是螺旋桨可以做到90度倾转,然后通过倾斜角度的变化,为飞行器提供不同方向的动力。

倾转旋翼构型技术难度大,但它在航程、巡航速度和载重等方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现阶段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全倾转飞行的eVTOL企业,全世界只有三家,除了沃飞长空,另外两家是美国的Joby和Archer。

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的感受。AE200目前使用的是纯电动力,时速为248公里每小时,在续航一小时的基础上,航程可以达到200公里的范围,最多可以乘坐6个人。参考城市居民的市内出行通常都在30公里以内,AE200的应用场景不止于短途市内交通,还能支持跨市域通行,成为未来公共交通的补充。

AE200规划的标准配置是“1+4”座舱体系,即1名驾驶员与4名乘客,所以AE200的真机尺寸其实比较大,翼展可以达到14.5米。

驾驶模拟舱

尽管离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尚有一段距离,但行业端反响不错。早在去年,沃飞长空就与华龙航空签署了100架AE200的协议订单。今年4月,沃飞长空与国内最大的通用航空公司中信海直达成战略合作,在传统直升机等运营场景中应用新技术产品,逐步推动eVTOL的商业落地。

此前,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已正式受理沃飞长空AE200-100的型号合格证申请,并颁发了中国首张有人驾驶载人eVTOL型号合格审定受理申请通知书。

相关负责人现场表示,沃飞长空预计会在2026年通过适航审定和TC(型号合格证)取证,接下来3-4年的时间会通过点对点合作等方式,探索示范性的商业化运营,随着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的成熟,有望在2030年进入大众消费者层面,实现商业规模化运营。

纵横股份,崛起于工业无人机之都

如果说eVTOL是今年低空经济领域最火的细分赛道,那无人机就是确定性最强,且已经被验证过的板块。

业内有句话,叫“消费无人机看深圳,工业无人机看成都”

其实早在十年前,成都的工业无人机产业就开始萌芽。纵横股份是其中最早一批开拓者,创始人任斌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专业,早年供职于部队科研院所,还参与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典型的科学家创业的代表。

成立于2010年的纵横股份,早期业务专注在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的研发,这也是无人机最核心的技术环节。在2014年底,纵横股份研发的飞控系统,市占率就做到了国内前三,客户对象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和无人机公司。

2015年,纵横股份拿到了德迅投资创始人曾李青的投资,开始转做无人机整机的研发和生产,2021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工业无人机上市公司。

纵横股份在成都天府新区的生产基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生产基地,整个园区占地5.4万平方米,投资3.4个亿,包含制造工厂、研发大楼、测试区域、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及配套设施。

据工作人员现场介绍,一架无人机从原材料生产到整机出库的制造全过程,都可以集中在一栋楼内完成。整个园区当初规划设计的最大年产量是3700架,但随着工艺和技术的提升,目前实际产能应该会大于这个数字。

纵横股份无人机生产车间

相比eVTOL等新兴赛道,工业无人机的产品体系和场景应用更成熟和丰富。纵横股份面向行业和政府端客户,其产品主要应用在地理测绘、安防巡视、矿山开采、能源巡检、应急灾害的抢险救援和智慧城市打造这6大板块。

在园区走访中,我们看到了纵横股份现阶段的主要产品,包括9款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3款旋翼机,1款直升飞机,以及1款大载重滑跑固定翼无人机。

CW-100无人机

比如CW-100,作为目前纵横股份所有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中最大的一款,采用的是油电混合驱动,它的起飞重量可以到110公斤,飞行时长10小时,能够挂载25公斤的任务载重。这种长航时、大载重的无人机,能够执行复杂任务,也因此经被广泛用于应急通信、侦察监测、灾害救援等多个领域。

除了无人机产品,还有软件和应用平台。“纵横昆仑无人值守系统”就是纵横股份近两年着力通过“大鹏无人机+无人值守系统+纵横云”打造的无人机创新平台体系。

无人值守系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无人机+机库+云平台的软硬件结合模式,让无人机能够在多种任务环境中尽量实现真正的无人化作业。比如从巡检、充电、到数据回传等环节全自动完成,同时依托5G、AI等技术的成熟,能够进行远程规划指挥和实现无人监测。

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此前也曾公开表示,工业无人将进入“iPhone 时代”,即工业无人机将朝着去人工化、工具平台化、平台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产业共创

民航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则直接把2035年的产业规模预期拉到了6万亿。

这意味着,如果低空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一个10年10倍级的增长机会,摆到了城市和企业面前,一部分人已经先走到了产业一线。

通过一天的生产基地走访和交流,20余家企业和机构,先后与沃飞长空、纵横股份两家身处不同赛道的链主企业,围绕产业政策、产品技术、应用场景以及生态合作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而在产业分享共创环节,两家标杆企业也围绕自身业务和行业政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谈到落地成都的考量,沃飞长空品牌公关负责人梁炯重点提到了产业链配套、人才密度和产业政策三个关键要素。作为工业无人机之都,成都工业制造基础扎实,政策端支持有力,且航空工业人才密度高,部分人才也是可以直接聘用到eVTOL领域,对创业期的公司来说,这类关键人才对技术突破尤为重要。

沃飞长空品牌公关负责人梁炯

随后,沃飞长空结构强度工程总师李唐围绕当前eVTOL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行业代表机型、航空器关键技术,以及阶段性发展阻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享。

沃飞长空结构强度工程总师李唐

不同于eVTOL企业尚未开始商业化进程,更多还处于产品验证阶段,工业无人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拥有大量的落地实践,而这些经验和思考,对今天的创业公司依然适用。

纵横股份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马添在分享“无人值守系统”的具体赋能案例时,提到了纵横股份“3+3”发展低空数字经济的规划思路。即构建智慧安全网、智慧能源网、智慧政务网,通过智能化巡检,服务于国家安全、能源安全、生态与社会发展安全的具体需求。

此外马添提到,纵横股份还会通过建设“航路网”“服务网”和“智联网”,以3张数据应用网的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纵横股份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马添

对纵横股份来说,从产品到平台再到生态的发展思路,决定了其在这一轮低空经济爆发中,坚定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低空数字经济的决心。

纵横股份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小燕在总结中也谈到,“无人值守系统是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一个大的未来趋势,即工业无人机将朝着去人工化、工具平台化、平台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在防务市场,中小型无人机将会迎来高速增长。此外,低空经济领域对数字化和运营服务的需求也会显著高于装备的增长。”

纵横股份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小燕

据悉,纵横股份致力于转型成为无人机大型综合运营服务商,并且在低空数字经济,无人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保障等方面探索更多机会。

在产业交流的最后,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36氪产业社群负责人余熠在总结中表示,低空经济是36氪接下来会重点关注、并将长期深耕的领域。在陪伴优质项目生长的过程中 ,36氪会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提供从媒体报道、融资对接、研究报告、产业对接、社群运营等各种服务。

36氪产业社群负责人余熠

从新经济到新产业,36氪希望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企业和市场,跟随整个行业一起成长。

联想初创企业星辰计划依托于联想全球化产业生态和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全开放”的业务模式整合资源,致力于为初创企业提供产研共创、生态开放、亿元资本扶持、业务商机拓展等全链路多方位能力,以品牌赋能、生态赋能,落实链式增值服务,陪伴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附录:本次活动参与名录

华强资本

通服资本

成都空港发展集团

北汽产投

国华投资

低飞空联

中财融商

中防智产应急管理

钲和资本

东方粒子

四川预维佳科技

东方江峡产投

泰豪集团

云南巴菲科技

成都时代星光科技

超星未来

飞沃智航

四川联天达科技

钉钉

深圳艾灵

方正和生投资

成都市沃飞创业者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上海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上海都市新闻网 sh.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